Findurself APP 是學生生涯探索與社群學習的工具軟體,我以設計思考方法從訪談研究、功能規劃、草圖和原型等等,開發完整的社群學習體驗與介面設計。
找自己生涯探索團隊是一個高中生職涯探索的公益組織,希望能透過產品達到品牌「公開資訊交流」與「形象塑造」,除了提供使用者與內部團隊一個交流的管道,也能將職涯探索的艱難議題推向更好的未來。
不同的受眾擁有不同的使用動機,根據需求能規劃產品未來設計方向,更有效探討職涯探索議題。
高中生職涯探索是一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重要議題,使用者故事可以藉由不同的目標受眾情境,分析痛點並找到產品設計目標。
產品目的存在著一個主要目標,藉由「影響地圖(Impact Mapping)」分析使用者對產品的影響與成果,以制定產品功能方向。
針對不同受眾設計訪談大綱,在題目上以不誤導為前提反覆地調整,充分收集各群體的不同意見,最終整合訪談結果並製作人物誌分析痛點與規劃產品發展目標。
為了制定快速迭代的初期產品原型,首先根據訪談內容定義使用者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活動與任務目標(Activity and Task)。
依照訪談結果進行產品功能分析並繪製功能心智圖(Function Map),彙整用戶的痛點和需求,並依照「CRUD原則」快速迭代產品的功能原型。
根據使用者活動與任務,進行局部功能流程圖的規劃與繪製,目的是快速產出最簡可行性產品(MVP)。
利用Figma建立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並繪製產品頁面草圖(Wireframe),並針對產品功能進行初步測試。學生與家長的功能目標分成「報名活動」、「查看文章」、「訊息傳遞」、「線上性向測驗」;教師與校友則為「舉辦及報名活動」、「線上交流」、「訊息傳遞」、「查看文章」。
利用Figma建立設計系統(Design System)並繪製產品頁面草圖(Wireframe),並針對產品功能進行初步測試。學生與家長的功能模塊分成「報名活動」、「查看文章」、「訊息傳遞」、「線上性向測驗」;教師與校友則為「舉辦及報名活動」、「線上交流」、「訊息傳遞」、「發表文章」。
底部標籤列以「活動」、「訊息」、「文章」、「個人」區分任務模塊,根據用戶性向測驗狀態推薦精選活動,與即將到期活動,初次使用的用戶會出現引導訊息,協助了解如何開始探索活動。
任務聚焦在篩選活動方法,逐步引導用戶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也在選擇科系領域引用教育部的「16學群分類」,在探索活動的任務過程是產品進行條件與引導設計時的重點規劃,也是進行使用者研究測試的重要數據分析。
▲ 首頁與引導訊息|搜尋結果頁面
▲ 活動搜尋|特定領域篩選
▲ 活動詳細資訊|購票與報名
▲ 報名時的訂單保留|報名成功
回覆諮詢訊息與聯絡合作都需要使用內建的訊息功能,也另外直接加入線上課程的會議教室功能,在教室內可以快速參與線上座談與知識交流,只有設為講師者才可以發言,但其他學員可以在活動過程參與主持人發起的活動(Ex:票選、問答),在社群學習中打造新的用戶體驗。
▲ 訊息頁面|個人聊天室
▲ 進行中的線上會議|線上參與人員列表
文章的撰寫與發表都可以在產品中完成,分享文章與快速閱讀知識都是生涯探索的重要任務。
個人頁面中也依照教師訪談結果加入各式性向測驗,幫助學生完成自我探索過程,也能加入自己的學生證與客製化名片,所有的任務目標與瀏覽紀錄都會在此頁面做資料的彙整與數據的分析,成為未來的生涯探索一大墊腳石。
▲ 文章頁面|文章發布預覽
▲ 個人頁面|測驗總覽頁
生涯與職涯探索一直是我和朋友們注重的社會議題,也是我曾從事教育相關科系所探討的公益議題之一,產品的設計目標也是希望可以改善社會的一大痛點,未來展望更希望可以推廣正確的教育方針,讓我們共同用自己的方式關注議題,也讓我繼續用設計改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