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至上四柱》 畢業專題製作

  • LOGO
  • BoardsGame
  • Graphic
  • Exhibition

《至上四柱Demons》 是我的高師大視設系畢業專題,一款鬼怪主題的策略經營類桌遊,背景設定為所羅門王的七十二柱魔神,玩家扮演惡魔召喚師獻岀心臟來召喚惡魔並爭取勝利,如同所羅門王:「心在哪,寶藏就在哪。」

產品開發流程

專案開發過程經過多次討論,從零到有搜集了非常大量的資料,發想、設計、執行、展示皆由我一人完成,另外一名組員主要負責主要角色美術圖的繪製,執行時間約為15個月。

  • 創意發想、資料搜集
    Ideate and Data Research
  • 提案與討論溝通
    Proposal and Discussion
  • 品牌與視覺設計
    Brand and Visual Design
  • 規則與概念設計
    Rules and Concept Design
  • 角色、道具與卡牌設計
    Character, Props and Cards
  • 印刷溝通與製作
    Print and Production
  • 模型灌模與3D列印
    Mold Filling and 3D Printing
  • 包裝設計、外盒製作
    Packaging Design and Box Crafting
  • 攝影棚拍
    Studio Shooting
  • 影片剪輯
    Film Editing
  • 概念集、美術集
    Conceptual and Art Portfolio
  • 展覽佈置與解說
    Exhibition and Explanation
  • 成果簡報與報告
    Results Briefings

Logo設計

象徵桌遊的「骰子」重要元素結合了惡魔的角,代表此桌遊的題材。並呼應至上四柱使用四點的面,標準字設計上則用柱子與惡魔角的元素作為裝飾,呈現此桌遊的獨特特色。

概念設定集

將此專案成果編輯成冊,包含了桌遊規則、設計理念、創意發想、美術圖集等等,全部內容一共105頁含中英文翻譯,並在展覽時展出,並分成概念集與美術圖集兩本供閱覽,我負責所有資料收集、撰寫、書冊編輯及印刷。

▲ 概念設定集與美術圖集手冊

▲ 道具篇-設計理念介紹頁

▲ 遊玩方式介紹頁-1

▲ 遊玩方式介紹頁-2

卡牌介紹

卡牌角色分成四種:一是代表至上四柱的魔神卡,二是代表玩家身份的角色卡,三是代表世界鬼怪的鬼怪卡,四是代表神明的天使卡。全部立繪皆由另一組員繪製,我負責概念設定、UI卡牌、天使卡繪製。

  • 魔神卡:公元前600年左右,所羅門王死後,他所召喚的魔神都被關在瓶子中,直到巴比倫人入侵後,意外打開了瓶子,造成72柱魔神入侵人界,其中最為知名的便是「至上四柱」:巴力王、拜蒙王、亞斯塔祿公爵、阿斯莫德王。
  • 角色卡:玩家使用的角色,有不同的能力信仰背景,諸如信奉祖靈的台灣戰後原住民、進行惡魔獻祭的瑪雅倖存者、嚮往復仇的波斯善惡教祭司、靈媒復活的女巫審判罪人。
  • 鬼怪卡:取材自世界各地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影視作品等等,目前一共45張,擁有不同能力,也擁有不同的UI介面,分成人、獸、邪、妖;等級分成惡、鬼、魔。
  • 天使卡:取材自世界各地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影視作品等等,目前一共20張,擁有不同影響事件。

▲ 至上四柱美術圖頁面

▲ 召喚師角色美術圖頁

▲ 鬼怪卡美術圖介紹頁-1

▲ 鬼怪卡美術圖介紹頁-2

▲ 鬼怪卡美術圖介紹頁-3

▲ 鬼怪卡美術圖介紹頁-4

▲ 鬼怪卡美術圖介紹頁-5

▲ 天使卡美術圖介紹頁-1

其他道具介紹

  • 骰子與指示物:以基督教三位一體為發想,遊戲中使用到的重要資源物件。
  • 立體棋子與棋座:自己建模、3D列印、上漆、打磨的儀式間指示物,兩者可以組裝在一起。
  • 祭祀卡:取材自世界各地祭祀方式或祭品,共13種類型。
  • 裝備卡:取材自至上四柱的歷史資料,每個魔神裝備都能增強玩家能力。
  • 地圖板塊:以鎖孔象徵「所羅門之鑰」的元素,每個地標都與惡魔、鬼怪傳說有關,讓玩家在其上進行遊戲。

其他還有世界事件卡、自己灌膜的心臟指示物模型,所有道具皆由我自製、印製、繪製,搜集了大量資料以豐富遊戲遊玩方式。

結語

《至上四柱 Demons》參展高師大視設系108級畢業展《未定形》,共兩場,每場為期一週,全程負責展桌佈置、解說、互動,現場還有角色立繪板、解說板、互動骰塔、牌架、桌遊外盒等等,整個畢製讓我學習了非常多設計相關知識,真是一段印象非常深刻的回憶。